近两年来,市场规模大、相关政策利好、新技术及大数据迅猛发展等因素都使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呈现高歌猛进的态势。据预测,到2020年,国内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将近15万亿元。
繁荣背后,痛点日益凸显
一方面出于风控的考虑,银行仅对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上下游大型供应商提供保理和融资业务,这使得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融资难、成本高、征信周期长;
另一方面,商业汇票、银行汇票使用场景受限,转让难度大,转让审核流程相当复杂。
区块链助力供应链金融升级
供应链金融是典型的多主体参与、信息不对称、信用机制不完善、信用标的非标准的场景,与区块链技术有天然的契合性。
假如在区块链上发行、运行一种数字票据,可以在公开透明、多方见证的情况下进行随意的拆分和转移。这种模式相当于把整个商业体系中的信用将变得可传导、可追溯, 为大量原本无法融资的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机会,极大地提高票据的流转效率和灵活性,降低中小企业的资金成本。
银行与核心企业之间可以打造一个联盟链,提供给供应链上的所有成员企业使用,利用区块链多方签名、不可篡改的特点,使得债权转让得到多方共识,降低操作难度。
区块链作为“信任的机器”,具有可溯源、共识和去中心化的特性,且区块链上的数据都带有时间戳,即使某个节点的数据被修改,也无法只手遮天,因而区块链能够提供绝对可信的环境,减少资金端的风控成本,解决银行对于被信息篡改的疑虑。
郑州区块链供应链金融
目前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中,银行或其他资金端除了担心企业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以外,也很关心交易信息本身的真实性,而交易信息是由核心企业的ERP系统所记录的。
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供应链金融中,可以彻底改变目前的现状,带来迅速的发展,从而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郑州区块链基于不可篡改、可溯源的特性,实现供应链金融体系的信用穿透,极大提高了资金的流转,为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全产业链上下游提供一站式融资管理服务。
未来的技术创新将越来越多的集中在技术交叉和融合区域。尤其是在金融行业的具体应用落地方面,金融云和金融大数据平台一般都是集中一体化建设,人工智能的相关应用也会依托集中化平台来部署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形成融合生态,并推动金融科技发展进入新阶段。
区块链和供应链金融得到具体的应用正在形成融合生态,行业发展进入新阶段。